大自然拆解的過程大部分緩慢,溫和,難以查覺,偶爾卻突然、殘暴,讓人難以承受,那瑪夏鄉遭受的莫拉克風災,即是屬於後者;許多人因不及逃生而遭土石流奪去了生命,更多人失去家園。民權國小的師生,也失去了他們楠梓仙溪畔風景如畫的校園。
依照大自然的邏輯、拆解之後就是重新組合,創造新的生命,現在行經楠梓仙溪河谷,小林村的遺址,和沿路土石崩落的山壁,原先裸露的土石上,已經開始長出新的植被,再過數十年,河谷將重新呈現綠意盎然的新貌,莫拉克風災的痕跡也將渺不可尋。但,災民、鄉民的生活呢?要如何重建?才能呈現新的生命?才能讓令人傷痛的災難,變成新生命的契機?
這樣的一個案子,對九典聯合建築師事務所是很大的挑戰,除了必須以更謙卑的態度去面對環境外,對於整體校園的規劃我們於設計時保留當地居民早期的建築語彙,校舍量體由布農族/鄒族空間轉化而來,將布農族的傳統住宅型態延伸,讓校舍成為一個有家的感覺的大房子,其中圖書館的設計概念更是來自鄒族男子集會所為發想概念,象徵代代智慧傳承的,結合現代賦予知識傳承的功能性目的,將圖書館位在校園入口中心位置,造型像開遍民權平台的曼陀羅花,提高學童使用可及性及未來成為一個學校及社區培養閱讀文化的重要場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