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希望打造一座對應自然環境限制的航廈建築,並在室內提供各種微氣候分區,利用建築外殼與內殼的搭配,以直觀的空間方向指引原則作為內部空間規劃的 策略,創造極富動態的高性能空間。本提案的建築設計是高度協調的:得益於其清晰的組織,帶給乘客高效率、便利與舒適兼備的體驗。航廈建築的特色為短步行距離,動線減少垂直轉換以及透過利用自然光源和細緻的空間規劃創造直觀的動線系統。在大的尺度上,建築結構自身形成引導的原素─顯著的垂直結構連接捷運與入境和離境區樓層,同時藉由該區大型挑空空間創造入境和離境區樓層間視覺上的連結。這些空間與建築的體驗是受益於一個合理、有效的結構模矩(九米乘九米)並且藉由不同模矩間的差異與其他較大的區域作更進一步區隔。除此之外,我們提議採用預鑄構件於現場組裝,有效利用建築材料和建築荷重,這些都有助於整體設計策略的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