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仿古地圖創造了一個台江島,再將它解構為台江聚落,有埕、巷弄、大小不一的建築實體。台江冬季的風很大、夏季很炎熱,透過風場、日照模擬調整埕、巷弄的寬窄走向;依據機能的分配和連結、樓層的需要、設定實體各部的高度參數,如此台江聚落的雛形於焉成形。環境模擬軟體告訴我們大自然如何影響聚落的形成,參數化設計軟體則具有在控制點之外由電腦隨機決定的特質,很像傳統聚落裡的人為因素。埕是被建築實體所圍塑出的活動場域,東西向開口的廟埕廣場阻擋了冬季的北北東風,而在夏季同時引進西南風以提供遊客戶外活動的舒適環境。島式建築群分割後所形成的巷道與水道,主要引進西南風,亦使建築物在夏季達到通風降溫之目的。建築群以傳統聚落空間配置,巷弄間仍舊保留台南舊聚落有機親近的尺度,而立面造型帶入數位參數語彙,同時反應內部機能。